大学阶段如何搞好打基础训练?
 

    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打好基础,是治学的最基本功底,这个功夫到家了,才能有专业上的创造与发明。现在欧美各国都十分注重“通才教育”,大学生划分专业很晚。美国是“通才”教育最典型的国家,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基础课学习的比例,50年代占总学时的25%,60年人占30%,70年代提高到50%,而专业课的学习则由45%下降到20%。近年来,中国有少高校也开始注重重新进行基础训练,培养“通才”。
    
    大学生要学好专业课并在专业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先学好本专业的基础课,把基础打扎实,尤其是一、二年级,更要以打基础为主,搞好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基础理论课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外语等不可少,实验、绘图、计算工具的使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了尽可能扎实,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语言、历史等知识对哪一专业者需要;数学专业的学生要学好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和高等几何三门课;物理系的学生,要学好普通物理和理论。对于文科大学生,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社会主义和语言、写作等则是各专业共同的基础。
    
    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就像一根链条,一环紧扣一环,一个环节脱链后面就跑不上去。基础没打好,就难以适应高年级以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对基础知识的深度了慢有区别的。
    
    大学阶段的打基础训练,需要处理好博与专、学习“经典理论”“与最新成就”、系统性与针对性、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