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第一个过渡 \"主要矛盾分析
刘献君、梁红
 

    在英语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叫做freshman,意思是新鲜人,一个“新”字,生动地反映了新生的特点。初来乍到,他们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和思想将发生急剧变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迅速适应这一转变,顺利完成“第一个过渡”,即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都渴望了解的。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包含着许多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第一个过渡”,主要应抓住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目标失落与确立
    
    在中学阶段,学生有一个具体、实在、确定的目标――考大学。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然而,确立目标的过程,是一个痛苦思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生产生失落感、危机感。
    
    1.“理想的大学”和“现实的大学”的矛盾,使学生产生目标失落感。
    
    大学,是中学生十分向往的地方。中学老师常常对学生说:“你们现在辛苦一点,到了大学就好了。”在学生心目中,大学就是一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大学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跨进大学,兴奋与冲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学生的郁闷不满,学习任务繁重,生活平淡枯燥,人际交往复杂……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学生难以平静地找寻目标。
    
    2.高校培养目标的“高”和“空”,使学生对目标无法把握。
    
    一般而言,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高于现行社会政策的要求,这一方面是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生具有改造社会现实的活性和潜力。但是,教育目标决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我国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提法一般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也都是将这句话照搬过去。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对此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无法按照它来塑造自己;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学生无法把握,很难发挥实际效应;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因此,学生很难按照培养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
    
    3.价值观念的冲突,使学生在目标选择上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学生家长嘱咐子女 :专心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为了在大学毕业后谋取一份好工作而学习的学生,往往把全面提高自己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远大目标放在一边;高年级学生也不忘告诫新生:千万不要补考,既花钱又很没面子。最好是把学习搞好,“名利双收”;班主任、辅导员鼓动大家担任学生干部,学生进校时热情也很高,但奖学金的评比,学习成绩是硬指标,考研更是需全力以赴,时间与精力如何分配?有些学生直言:我也知道素质很重要,但我听人文讲座有学分吗?发证书吗?……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人才观,不同的价值取向,困扰着学生的选择。
    
    
    分析矛盾的目的是解决矛盾
    
    首先,教育者要根据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实事求是地具体地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各方式个方面,从总体上影响着学生,要帮助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来设计和调整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规划。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认清时代、国情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把个人前途和时代、祖国、人民联系起来考虑,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再次,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具体化,一方面使目标与主体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使目标内容有能与主体共鸣的成分,能对主体发生指导效应。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中间层次的目标和近期目标;既要有政治目标,又要有学习目标、生活目标,确立一个互相融合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自我冲突与认同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从“半个大人”变成了一个大人。社会地位、角色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深刻的自尊和自我设计的需要。正确设计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一年级学生在认识自我时,可能产生种种冲突。
    
    
    1. 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
    
    高考竞争中取胜,使学生自信心、自豪感由然而生。但是,来到“群英荟萃”的新集体中,不少人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在中学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摆在面前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的“危险局面”。另外部分学生由于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学习理想的专业,产生了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想法,自豪感与优越感遭受了挫折。
    
    
    2.社会整体角色期待模式和个体角色行为的冲突。
    
    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必然影响一年级新生,他们的举止试图尽可能符合大学生行为模式。但是,由于他们对大学生角色的把握还很肤浅,内在素质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要求,对角色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发生冲突。
    
    帮助学生从自我冲突中走出来,达到自我认同,正确把握自己,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自我认识的内容。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自我认识的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历史责任;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确了解自己的成才方向。
    
    其次,掌握自我认识的方法。自我认识需要解剖自己的勇气,需要有深刻反思自身的能力,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大学生认识自我,一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把自己与他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的优劣与长短;把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历史作比较,从而认识自己的进步速度;把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未来作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现实状况和未来之间的差距。
    
    大学新生被高考成绩左右着情绪,相互之间还存在着学校名气,所学专业是否紧俏的攀比心理,不太容易客观地评价自己。部分学生需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纠正对自己的过高评价;部分学生则要走出自卑阴影,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投入大学生活。
    
    
    理论困惑与选择
    
    
    大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对目标、社会、自我等一切问题都希望在某种理论指导下,弄清来龙去脉,但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太丰富,分辨能力差,抵御各种消极影响的能力不强,可能碰到以下矛盾和困难。
    
    
    1.“供求”矛盾
    
    学生在思考人生和社会时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希望从理论中找到明快、直接的解释。但实际上却很难办到。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解释上,很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各种具体的问题,得出一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中间层次”理论。另一方面,在改革中,由于发展速度快,新事物层出不穷,领导者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往往同步进行, "摸着石头过河”,对很多问题还来不及进行理论研究。这种”供求”矛盾,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理论饥饿感。
    
    
    2.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世纪之交,国内外各种理论和文化并存,各色各类杂志,一套套”丛书”,一个个”文库”,网上信息的流通,与日俱增的”新科学”……形成文化会餐。一般而言,能否接受不同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刺激,能否在比较中进行选择,是一个人能否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理论观点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的旧的知识观改变了,尚未形成新的知识观,对新理论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离破碎的阶段;对新科学感兴趣但缺乏了解,爱好广泛但不系统,想博览群书却没有时间……饥不择食,生吞活剥地对新概念、新术语的随意套用,对西方理论的盲目认同;对于理论的特定历史背景,各种理论的关系等等,不少学生并不了解,也来不及了解,因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理论困惑。
    
    
    3.主体的思维弱点
    
    从一年级大学生主体来看,由于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思维容易产生自身的弱点:(1)受情感左右。学生在知识经验尚不丰富或不完善的情况下,往往借助情感作思考的中介,有时甚至为情感所左右。(2)思维的片面性和简单化。理论思维离不开全面丰富的知识经验,尤其要有赖于大量的直接经验。一年级大学生由于阅历少、资历短,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或感知阶段。因此,还不善于全面、发展、辨证地看问题,容易得出简单、片面的结论。(3)盲目的求异性。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种思维倾向可能促进创造性发展。如果形成盲目性,失去自觉性,则可能轻信错误言论,陷入思维困境。
    
    
      大学生崇尚独立思考值得肯定,帮助他们在困惑中作出正确选择,确立正确的理论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高校的理论工作者,要有理论研究的勇气,克服那种“绕难题,抄报纸”的讲课方式,敢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尖锐的现实问题,运用充分的事实根据,讲出有说服力的道理。一时回答不了,也不应该回避,报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学生共同讨论。
    
      其次,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掌握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行动的自由。
    
      再次,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获得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鉴别能力,善于分析社会现象,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学习依赖与主动
    
    
      刚刚从紧张的中学阶段过渡到自由度较高的大学校园,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学习目的、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学习条件的转变。
    
    在中学阶段,学生大部分生活在父母身边,家务劳动很少动手,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行。到了大学,新生独立生活能力的低下暴露无遗,诸如无计划花钱、不习惯集体生活、动不动就给家里打电话、一点小事也要找辅导员等等。除了学习,学生还要买饭打水、洗衣服,精力不可能象中学那样集中。 在中学,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单一,主要是课本知识,学习基本上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时间也安排得非常紧。大学阶段则不同,课程有选修、必修之分,学习场所有教室、图书馆、资料室,还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自我约束,勤奋学习,是学习条件变化给新生的一大考验。
    
    学习方法的衔接。
    
    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阶段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学生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中学的学习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从教师教学中寻找答案;大学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学生发挥主动性,从课本及参考书中寻找答案。
    
    
    克服学习依赖性,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一年级学生碰到的最直接、最突出、最广泛的问题。由于学习上的不适应,出现了种种现象:觉得老师讲得太快,一节课就讲十多页,思路跟不上;认为大学老师不如中学老师,来龙去脉交代不详细,不能在课堂解决问题;也有不少学生反倒轻松自在,没有家长的督促和中学班主任的唠叨,学习就没有了紧迫感,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电子游戏、武侠小说之中。要考试了,只好临时抱佛脚,成绩自然不佳;有的新生很有学习积极性,但又不知如何着手……由于学习上的不适应,也影响到目标确立、自我认同及理论选择。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生理基础。生命在于运动,年轻人也有好动的天性,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比赛、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寝室卫生评比可以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创造环境的机会。利用校报、广播台、宣传栏介绍一些生活小常识,让学生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合理搭配饮食,劳逸结合,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新生虽然有独立自主的主观愿望,但他们毕竟是初次离开家门,怀着对过去、对家庭的依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崭新的生活,多少会有一些不适应。心理咨询、热心帮助对学生十分有益,特别是对那些心理脆弱的独生子女、家境贫寒的特困生。心理健康,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也是学生成才的保证。
    
    
    再次,要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尽快由依赖性的学习转向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向学生介绍高等教学过程的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明确,掌握某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从而积极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召开学习方法研讨和交流会,由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介绍经验。
    
    
    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斯大林曾经说过:“转择是一种严重的事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在转折时保持平衡的。每当车子转弯的时候,你总会看见有些人从车子上掉下去的。”为了避免学生掉车,把握这一时期的发展内容,认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碰到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第一个过渡”,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的任务。
    
    摘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