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
2015年12月30日,研究室隆重举行了“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2015年度颁奖典礼”。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研究室老师们为每位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2015年度研究室优秀奖经过个人申请和老师评审,最终获奖名单如下:
2015年度“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姚陈;
2015年度“最具创新精神奖”获得者:林硕、张磊、石琨、何晓恒;
2015年度“最具团队奉献精神奖”获得者:邓科、奚月恒、伍芳、张川、魏耘砚;
2015年度“最具科研素质奖”获得者:杨超、杨秀兰、张茂洁、江明月、蒙治君;
2015年度“最勤奋刻苦奖”获得者:李明、晏姗、王圆、李晓迎、马冰;
2015年度“金牌讲解员”获得者:骆枫、奚月恒、邹笑一、魏耘砚。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姚陈,褚良银)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最具创新精神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石琨、何晓恒、刘壮、张磊、林硕)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最具团队奉献精神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张川、邓科、伍芳、谢锐、魏耘砚、奚月恒)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最具科研素质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蒙治君、张茂洁、杨秀兰、巨晓洁、杨超、江明月)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最勤奋刻苦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王圆、李明、汪伟、晏姗、李晓迎、马冰)

研究室老师与2015年度“金牌讲解员”获得者合影
(左起:骆枫、魏耘砚、褚良银、邹笑一、奚月恒)
|
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荣获四川大学首届“德渥群芳”组织文化建设标兵科研团队

2015年12月29日下午两点半,四川大学首届“德渥群芳”组织文化建设先进科研团队评选活动总结表彰暨经验分享会隆重举行。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在四川大学首届“德渥群芳”组织文化建设先进科研团队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组织文化建设标兵科研团队”,并作为获奖团队代表上台分享团队文化建设经验。
在热烈欢快的颁奖环节中,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为研究室颁奖。随后的组织文化建设先进科研团队经验分享环节,褚良银教授亲自带队研究室的谢锐教授、巨晓洁副教授、汪伟副教授、刘壮讲师,以及研究生代表骆枫、邹笑一、魏耘砚、张川、张莉萍、陈志浩、颜培洁上台分享。分享伊始,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师生们亲手制作的《爱与传承》的视频为大家展示了研究室团队的友爱互助,在研究室大家庭里,老师们的关怀,同学们的互助,科研道路的艰辛,课余活动的精彩,一一呈现。分享视频结束后,由褚良银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的基本情况。紧接着,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的研究生代表们分别就研究室文化建设中的对联、logo、团队文化衫、标语、门牌、网站、研究室自主管理委员会以及研究室对外交流等为大家作了阐述和分享。
“智深道远莫等闲须将勤补拙,能高才富欲建功必以微求著”,悬挂在研究室入口处的对联激励着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中积极进取,勇攀高峰。而团队logo的设计中,不仅有团队的几大主要研究方向,翅膀的图案更寓意研究室在这些研究领域中不断超越,展翅飞翔。团队成员们身着团队文化衫,以走秀的方式展现了团队成员青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研究室的标语则展现了研究室各大研究方向的特色,研究室各个房间的命名不仅融合了房间的功能,而且贴切又有趣,为大家重复枯燥的实验过程增添了几分趣味。研究室的网站更是研究室的一大特色,鲜明的版块,丰富的研究室资讯,不仅是研究室成员的家园,更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访问量。研究室完善的自主管理委员会更是引得现场观众的不断赞叹。团队创新的科研成果和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更通过研究室的对外交流不断惠及他人,团队每年不仅接待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参观学习,更有海内外学者到访参观交流。最后由骆枫作了总结陈述,团队文化是在每一个成员手里和心中代代相传的一种执着,一份热忱和一股温暖,每一个人不断地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把它温暖的手递给更多的人,爱与传承,一直在路上。
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的分享内容精彩纷呈,内涵丰富,在场的师生连连称道,分享会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校领导与团队成员的合影留念中,分享会圆满落幕。

(左起:褚良银教授,谢锐教授,巨晓洁副教授,汪伟副教授,刘壮讲师,骆枫,魏耘砚,邹笑一,张川,张莉萍,颜培洁,陈志浩)

(后排左起:汪伟副教授,刘壮讲师,巨晓洁副教授,褚良银教授,校党委书记杨全明教授,副校长魏于全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成教授,谢锐教授,张川;前排左起:陈志浩,邓科,颜培洁,张莉萍,魏耘砚,邹笑一,骆枫)
|
12月2日上午9点,由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会组织的二十余名本科生在我研究室研究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参观结束后,上午10点,在化工学院245会议室,我研究室谢锐教授、汪伟副教授、刘壮讲师和本科生们共同参加了由协会组织的“走进实验室”师生交流会,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Ø
注: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会是在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和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的共同牵头下,于2015年3月成立的学生学术型社团组织,由褚良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我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奚月恒担任首任会长。研究会旨在围绕研究室的科研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同学提供参加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学术报告会的机会,为渴望参与学术、投身科研、热心研究的本科生同学们提供帮助和创造条件。
|
我组博士研究生石琨的研究论文“Near-infrared
light-responsive poly(N-isopropylacryl- amide)/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ultrahigh tensibility”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 Impact Factor = 6.723) 录用发表。祝贺!
|
刘壮讲师的学术论文“Stimuli-responsive smart gating membranes”被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4 Impact Factor = 33.383) 录用发表。祝贺!
|
2015年10月19日晚,刘壮老师应邀在望江校区化工大楼227会议室为研究室同学进行了“科技论文绘图与数据处理”的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由研究室党支部组织,活动主题为“分享成功经验,畅享美好未来”。

|
2015年10月17日,谢锐教授荣获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祝贺!
|
2015年10月16日,我组博士生姚陈同学荣获国际学术会议“The
8th Sino-US Joint Conferenc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October 12-16, 2015,
Shanghai, China)的大会“最佳壁报奖(Best Poster Award)”。祝贺!

|
2015年9月27日,研究室举行研究生新生教育和学术报告会,对新进来的研究生同学进行了研究室规章制度教育和安全教育。褚良银老师讲解了给研究生的一些忠告、并介绍了学术活动与学术道德相关的制度和要求,谢锐老师介绍了科研经费财务相关的制度和要求,汪伟老师介绍了研究室的日常规章制度细节和要求,刘壮老师详细介绍了研究室安全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尽快融入研究室集体、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生活,并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
我组博士研究生骆枫的研究论文“Smart gating membranes with in situ self-assembled
responsive nanogels as functional gates”被Scientific Reports (2014
Impact Factor = 5.578)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研究生张茂洁的学术论文“Controllable microfluidic strategy for fabricating microparticles with emulsions
as templates”被Particuology (2014 Impact Factor = 2.110)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研究生杨超的研究论文“Hydrogel walkers with
electro-driven motility for cargo transport”被Scientific Reports (2014
Impact Factor = 5.578)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研究生何晓恒的研究论文“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of bio-inspired
microfibers with controllable magnetic spindle-knots for 3D assembly and
water collection”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 Impact Factor = 6.723) 录用发表。祝贺!
|
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荣获四川大学首届“德渥群芳”组织文化建设先进“标兵科研团队”
Ø
近日,我研究室荣获四川大学第一届“德渥群芳”组织文化建设先进“标兵科研团队”荣誉称号。
Ø
本次评选表彰活动由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开展,旨在展示近年来我校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广大研究生导师认真履行“六导”职责,大力营造关爱、包容、团结、拼搏的团队文化和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的风采,以及广大研究生在团队文化的熏陶下立志报国、勇攀高峰的生动局面。
Ø
此次评选表彰活动结束后,将对获奖科研团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展板展示和深度采访报道。同时,学校将从评选出来的优秀及标杆科研团队中选择若干特别优秀的科研团队举行四川大学优秀科研团队文化风采展示分享会,与广大导师和研究生分享这些优秀科研团队的成果和经验。

|
我组研究生郑威超的研究论文“Enhanced H-filter based on Fåhræus-Lindqvist
effect for efficient and robust dialysis without membrane”被 Biomicrofluidics (2014 Impact Factor = 3.357)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生张茂洁同学的研究论文“Uniform
micr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highly-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作为封面论文(Cover
Story)发表(2015, 7(25): 13758-13767)。祝贺!

|
2015年6月12日,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全体成员隆重集会,祝贺研究室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毕业生同学们顺利毕业。

研究室成员及毕业生在川大校门前合影
(第三排(左起):张茂洁,杨秀兰,魏耘砚,朱玲,申艺欣,穆晓婷,何丹丹,赵倩,刘露月,于腾飞,陈志浩,蔡泉威,胡雨,颜培洁,徐婷婷,张莉萍,杨超,江明月,何晓恒,姚陈,邹笑一;
第二排(左起):李晓迎,蒙治君,孙少兴,王银梅,陈爱玲,余海溶,刘壮,谢锐,覃建军,褚良银,汪伟,刘应梅,王小雪,温国清,郑威超,奚月恒,游相如,林硕,张川;
第一排(左起):何帆,王圆,伍芳,马冰,晏姗,李明,陈晨,石琨,张磊,骆枫,孙剑,武文,邓科,Nemo MCINTOSH,Creedon
Lik Jian LAW,胡嘉麒,唐梦蛟)
|
2015年6月6日上午,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党支部在四川大学东区篮球场组织了一场毕业送别篮球赛。研究室汪伟老师和刘壮老师、应届毕业生以及部分在读同学共16人参加了此次篮球赛。

|
我组研究生孙少兴的研究论文“Fabrication of nanofibers with phase-change
core and hydrophobic shell via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using nontoxic solvent”被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3 Impact
Factor = 2.305)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生姚陈同学的研究论文“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lay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responsive bending property as
temperature-controlled manipulators”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作为封底论文(Back
Cover)发表(2015, 25(20): 2980-2991)。祝贺!

|
2015年5月9日,我组硕博连读研究生何帆同学荣获国际学术会议“2015 Engineering with Membranes (EWM2015)”(May 6-10,
2015, Beijing, China)的大会“最佳学生口头报告奖(Best Student Oral Award)”以及欧洲膜学会的“最佳口头发表奖(Best Oral Presentation Award)”。祝贺!


|
我组研究生温国清的研究论文“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e-shell phase
change microfibers with high paraffin content”被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3 Impact
Factor = 2.624)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研究生张茂洁的研究论文“Uniform
micr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highly-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3 Impact Factor = 5.900)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研究生王小雪的研究论文“Monodisperse
erythrocyte-sized and acid-soluble chitosan microspheres prepared via
electrospraying”被RSC Advances (2013 Impact Factor = 3.708) 录用发表。祝贺!
|
我组博士研究生姚陈的研究论文“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lay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responsive bending property as
temperature-controlled manipulators”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3 Impact Factor
= 10.439) 录用发表。祝贺!
|
2015年3月4日,研究室举行新生教育,对新进来研究室做毕业论文的四年级本科生同学进行了实验室规章教育和安全教育,汪伟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和要求,刘壮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褚良银老师和谢锐老师最后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新生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尽快融入研究室集体,并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
我组博士生蒙治君同学的研究论文“Plug-n-play microfluidic
systems from flexible assembly of glass-based flow-control modules”被Lab on a
Chip (2013 Impact Factor = 5.748) 录用发表。祝贺!
|
2015年1月14日,研究室隆重举行了“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2014年度颁奖典礼”。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研究室老师们为每位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2014年度研究室优秀奖经过个人申请和老师评审,最终获奖名单如下:
Ø
2014年度“最佳论文奖”获得者:伍芳;
Ø
2014年度“最具创新精神奖”获得者:林硕,刘应梅;
Ø
2014年度“最具团队奉献精神奖”获得者:张茂洁,何晓恒,江明月,骆枫,孙少兴,王圆;
Ø
2014年度“最具科研素质奖”获得者:王银梅,陈爱玲,魏耘砚,何帆,孙剑;
Ø
2014年度“最勤奋刻苦奖”获得者:余海溶,杨秀兰,石琨,邓科;
Ø
2014年度“金牌讲解员”获得者:骆枫,邹笑一,郑威超。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褚良银,伍芳,巨晓洁,刘壮)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最具创新精神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林硕,褚良银,刘应梅,巨晓洁,刘壮)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最具团队奉献精神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王圆,江明月,张茂洁,褚良银,何晓恒,巨晓洁,骆枫,孙少兴,刘壮)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最具科研素质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孙剑,王应梅,褚良银,魏耘砚,陈爱玲,巨晓洁,何帆,刘壮)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最勤奋刻苦奖”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石琨,邓科,褚良银,杨秀兰,巨晓洁,余海溶,刘壮)

研究室老师与2014年度“金牌讲解员”获得者合影
(左起:汪伟,谢锐,邹笑一,褚良银,郑威超,骆枫,巨晓洁,刘壮)
|
我组博士研究生余海溶的研究论文“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2:1 “sandwich-type” crown-ether/metal-ion complexes in
responsive host-guest systems”被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13 Impact Factor = 3.377) 录用发表。祝贺!
|